创新与升华 我们会一直努力——《长春日报》要闻编辑部胡敏

2017-09-03 23:50:12  来源:长春日报社

        胡敏.jpg
爱生活,爱这张报纸,爱这个岗位。 
        3年前被记者们力劝千万别学新闻的高考状元,现在的北大学子,最近去当记者了。
        此刻,很想和他隔空握手。把下面的故事,讲给他,讲给你,讲给在座的大家—— 
        今天,我讲的第一个故事,主题词是创新。
        今年5月,长春最热的新闻是21日举行的首届长春国际马拉松赛。作为市委机关报,我们不仅要报道好这项赛事,还想通过我们的报道,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、记住长春、留在长春、建设长春、助力长春。在提前一个月进行的策划会上决定,比赛前夕推出“长马特刊”,主题是《“首马”跑过长春21个“第一”》,我难掩内心的兴奋,二十多年形成的编辑习惯,促使我立刻开始琢磨,编辑环节如何为这个优秀的策划锦上添花。
        按照原来的计划,“长马特刊”是让总编室按照一个通版或几个单版的形式设计版面,但在清理思路过程中我发现,把21个亮点放在一个通版或者几个单版上,不仅亮不起来,甚至还会显乱。于是,除了通版和单版外,我又额外做了一个大胆方案:采用长春日报一半大小的版面,每个版根据内容放一两个亮点。对此,我还给自己的大胆找了个出处——孙社长不是一直强调解放思想、敢于突破嘛!
        第二天,将3个方案提交总编辑,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集体讨论、权衡利弊后,不仅支持我们尝试小版的形式,还决定以“长报快读”命名这种小版面特刊,并作为《长春日报》一个新的品牌固定下来。
        弄惯了大版再去弄小版,编辑们都不适应,好在我以前做过《老年周刊》,我演示几个小版后,编辑们也发现了“小版”的神奇之处,不仅看着清晰,读着也方便。于是,大家开始投入这一具有挑战性的“创作”,有人按需要取舍稿件,有人主动查找资料,有人专门跑去现场拍照,回来后手绘插图……5月19日,“长马特刊”面世,受到业内外和读者们的一致好评,丁宁总编辑还鼓励我们,“长报快读”今后就由总编室主导,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,渐渐让编辑部回归本该如此的工作模式。
        我讲的第二个故事,主题词是升华。
        6月30日,长春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发生——地铁时代呼啸而来!
        尝到小版甜头的我们,全然忘了初创时所承受的苦与累,决定仍然采用“长报快读”的小版形式,打造以服务为主的地铁特刊。
        我们设计了16个小版,14名记者踏查14个站点,再加一个封面和封底。年龄最小的美编刘丹阳,主动承担难度最大的手绘封面。至于封底,开始时我向总编建议,把乘车安全和文明做一个版,总编说可以但不太理想。于是我有空就逛百度,逛着逛着,一个火花被瞬间点燃——用手绘的轨道交通图,在形式上和封面响应。可是,光放一张图,又缺少灵魂。于是,我又反复翻看长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,读着读着,灵感来了:把地铁开通与市委工作大局紧密联系起来,用“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”做主题,用“长春地下铁 提速一座城”做副题,再以长春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轨道交通图为内容,这个提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。
        接下来的半个月,就为了这张图,我与责编孙巍、美编聂丹沟通,为了让她俩明白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内容和效果,我重新百度《青岛日报》、《无锡日报》和《大河报》等20多家报纸的地铁特刊或专题,熬了一个通宵,将有参考意义的做法截图保存在手机里,给她们最直观的参考。还是为了这张图,两名编辑白天面对面、晚上微信交流,和跑线儿记者赵雪的沟通不下20次。为了这次演讲,我去问美编聂丹,这张图我们修改了多少次?她说“上百次吧,200多个图层,文件太大,修改一次存一下盘都很需要时间呢”,当我表示过意不去时,她却说:“精品都是打磨出来的,没有第一张饼就不会有最后那张饼。”听得出,她没后悔也不抱怨,我也一样。
        再来看看我们有些小得意的作品,大到版面,小到报眉、刊头和图片等,都有很多个前世。每个前世出来后,大家都说好时,只有我在挑毛病。编辑们告诉我,开始确实有点儿不舒服,不过按你说的那么一改,确实越来越好。那时那刻,我差点哭了。不是因为有人理解,而是因为感激。我感激编辑这一职业给予我们的荣耀,感激《长春日报》热烈讨论、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,感激孙成军社长、丁宁总编辑的真诚鼓励,让我们在琐碎中成长,让我们的成长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联。
         纸媒唱衰的尘埃,在我们职业生涯里或许都难以落定,但我们一直深信,信息汪洋中内容依然为王,安心做内容的精耕与创新,我们会一直努力。 

官方微博
友情链接  

长春晚报 | 长春新闻网 | 长春文明网